当全球目光聚焦福建舰甲板上的电磁弹射轨道时,黄浦江畔一艘插满红旗的巨舰悄然改写了中国海军的未来剧本。
上海沪东造船厂的码头上,红旗如林。一艘舷号“51”的钢铁巨兽昂首挺立,飞行甲板四周的旗帜在江风中猎猎作响——这不是万众瞩目的福建舰,而是此前几乎隐形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这艘排水量超4万吨的巨舰突然以“满旗状态”亮相,暗示着首次海试在即,恰似一记惊雷劈在福建舰服役前夜的宁静中。
八次海试、117天劈波斩浪——福建舰用一串硬核数据宣告中国航母技术的代际跨越。电磁弹射器将30吨级歼-15T战机送上云霄,1小时内弹射36架舰载机的效率,让美国福特级航母的纪录黯然失色。
甲板上的轮胎擦痕与挡焰板灼痕,无声诉说着270-300架次的单日极限起降测试。当空警-600预警机在800公里外编织空中情报网,福建舰的作战半径已覆盖整个西太平洋。
海军专家敏锐捕捉到服役倒计时的信号:甲板标线”赫然呈现,舰岛雷达开机调试。这些动作与当年辽宁舰、山东舰服役前的准备如出一辙。国防部发言人“跨越式发展”的表述,更将公众期待推向沸点——建军节入列似乎已成定局。
当福建舰吸引所有镁光灯时,四川舰以颠覆性设计撕碎传统舰种定义。双舰岛结构分离航海与航空指挥,全通甲板搭载电磁弹射器——全球两栖攻击舰中绝无仅有。
四万吨巨躯内暗藏致命杀机:攻击-11隐身无人机群可奔袭1500公里实施精确斩首;歼-35战机与空警-600预警机组成空中铁幕;井型甲板则随时释放两栖装甲集群。矛与盾在同一个平台实现无缝衔接。
更令对手胆寒的是中国速度。沪东中华造船厂四座船坞火力全开,四川舰从钢板切割到下水仅用1年。而美军建造同级舰需3年以上。若开足马力,中国可年交付一艘同级巨舰——这种产能本身就是战略威慑。
两艘巨舰的“巧合”亮九游会真人游戏相,揭开中国海军深谋远虑的布局。福建舰作为航母打击群核心,掌控远海制空权;四川舰则化身多功能作战枢纽,在岛礁争夺与登陆战中一锤定音。
当福建舰尚需12-18个月形成完整战斗力时,四川舰凭借成熟的无人机作战体系,可快速投入实战部署。这种“高低搭配”使中国在台海、南海等热点区域,提前获得压倒性优势。
美军情报部门匆忙将四川舰与法国戴高乐号核航母并列评估,暴露出其认知已被彻底颠覆。而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中国正用独创的“电磁弹射+无人机海”战术,重写西太平洋海战规则。
随着福建舰服役进入读秒阶段,中国海军的三航母体系正浮现出超越预期的轮廓。辽宁舰深耕科研训练,山东舰执掌远海作战,福建舰专注电磁弹射技术验证——而四川舰的加入,使中国突然拥有第四支准航母战斗群。
004型核动力航母已在大连开工的传闻,进一步勾勒出中国海军的野心:到2030年,西太平洋可能出现六支中国航母编队。当美军为福特号电磁弹射故障焦头烂额时,中国中压直流供电系统已实现千分之二的故障率,技术代差悄然逆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