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九游会真人游戏股份有限公司)J9-官方网站

当科技与艺术融合:铠甲也有繁花梦
发布时间:2025-08-22 18:27:52

  

当科技与艺术融合:铠甲也有繁花梦

  不论是百米“飞人”冲刺,还是机器人身披盔甲跳起《秦俑魂》,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定格了诸多名场面,不仅让世人见证了机器人领域的“硬科技”,也窥见了科技与艺术融合带来的无限可能。

  8月14日晚,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盛大揭幕,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教授担任艺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团队担纲会徽设计、室内景观设计、开幕式人机时装秀中的人形机器人服装设计,以专业能力助力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用设计语言诠释未来科技的无限可能。

  记者从中央美术学院获悉,此次运动会的会徽及室内景观设计,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廖柳钧团队完成,会徽以二进制数字“0”和“1”为核心元素,构建出动态奔跑的机器人形态。

  “这两个数字是数字宇宙的底层密码,是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桥梁,更是支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基石,机器人伸展的肢体与后方渐变圆点,形成了视觉张力:圆点既如运动的轨迹,又似浩瀚的宇宙,既强化了速度感,又隐喻着技术发展的无限可能。”廖柳钧如是解读会徽的设计灵感,称这一灵感正是源于对机器人指令本质的思考。

  “二进制中的‘0’和‘1’看似简单,却能通过排列组合创造出无限可能,正如人形机器人通过代码与算法予以驱动,设计团队希望用这一极简的视觉语言,传递出‘科技与运动交融’的深层内涵。”廖柳钧说。

  开幕式上的人机时装秀《天工霓裳》,一出场就引发全场观众喝彩。在领队模特胡兵的带领下,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松延动力的“小顽童(N2)”、卓益得的“行者二号”、优艾智合的“巡霄”、乐聚的“夸父”、半醒的“精灵2”等人形机器人身着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特别定制的服装,与真人模特共同完成了精彩的人机时装秀表演。

  记者从中央美术学院获悉,这些人形机器人的服装设计工作由教师余一萌团队担纲创作,12款机器人服装的总体设计方针是“融合传统美学和当代科技”。

  “我们采用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制造等技术,针对每款机器人的独特表皮与结构特征进行量‘机’定制,通过光固化、熔融沉积成型(FDM)、织物3D打印和动态机械结构、灯光装置等,展现中式建筑、花卉、非遗技艺、传统纹样等文化意象。”余一萌介绍说。

  “每款设计都以创新技术诠释传统文化,是东方美学的当代演绎。”据余一萌介绍,身形高大威猛的天工Ultra所着时装,以牡丹、芍药为灵感,运用织物3D打印与动态机械花蕊,展现出繁花盛开的景象;4名“小顽童”(N2)人形机器人的时装系列,从土楼、铠甲中提取元素,结合光固化打印与刺绣技艺,找寻历史与科技的平衡点;“巡霄”机器人的时装借鉴了非遗翻花技艺,通过机械结构与灯光,呈现出灵动变幻的效果;“夸父”机器人的时装以敦煌纹样为主题,通过3D打印与手工纱花技艺,表达刚柔并济;“精灵2”机器人的时装,重构了山纹甲纹理,参数化设计赋予铠甲以未来感;“行者二号”机器人的时装,设计灵感源自“冰丝带”与冰裂釉,幻彩贴膜与镭射光线模拟出运动的光痕,营造出虚实结合的幻境。

  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为机器人的金属感平添了色彩和底蕴,象征着美好寓意的牡丹花造型、常用作武士铠甲装饰元素的山纹甲、彰显自然纹理且极具东方特色的冰裂釉等,都让人形机器人“活”了起来、“美”出个性。并且,现代制装技术的引入,契合人形机器人的独特个性。以FDM为例,通过逐层堆积材料的方法,尤其借助热塑性材料及新型材料,可让设计师突破传统制造方法局限,创造出更加复杂的几何形状、纹理和服装部件,以实现高度个性化的服装创意,为人形机器人打造出独特的款式和尺寸需求。

  跨越千年对线日的赛事中,北京舞蹈学院与光谷东智联合代表队在群体舞蹈比赛中,以92.54分夺得首枚金牌。9台由光谷东智研发的“光子”人形机器人与1名舞者,共舞一曲《秦俑魂》。舞者饰演“将军俑”,“光子”身披3D打印秦俑战甲,化身为“兵俑”,或敲响绛州大鼓,或跟随节奏跳舞且变换队形,随着鼓点节奏加快,动作幅度同步加快,展现出强大的协同能力与舞蹈张力,烘托出“将军击鼓,率兵奋战”的氛围感。

  此次,智元机器人提供了高性能的人形机器人本体远征A2及核心算法,光谷东智在智元机器人平台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和深度定制,完成了群体协同、动作开发与场景定制。真人舞蹈演员需穿上动作捕捉服进行舞蹈动作的采集,对经典动作进行一次次分解、融合、重组。工程师们则对机器人进行全面升级和反复调试,实现精确的动作轨迹、速度与力度计算,确保舞蹈动作既流畅自然,又能精准卡点音乐节奏。

  在开幕式上被点亮的“智芯”,象征着科技与人文的共生,闭幕式上,备受瞩目的“智芯”装置缓缓降落、收回封存,宣告第一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圆满闭幕,也标志着新征程的开始。从百米“飞人”,到古典舞者,再到场景赛里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下高效完成任务的超级能手,人形机器人在本届运动会中呈现出来的诸多角色,既实现着人类当下的梦想,也在一一打破着人类想象的边界。

  在运动会上赚足眼球的“小顽童”(N2)人形机器人,自“呱呱落地”以来就有着“小体量、大能量”的美称。此次,不仅在开幕式中参与了时装走秀、担纲护旗手、做广播体操、表演空翻,还在表演类的自由体操赛项中,以领先第二名20多分的巨大优势夺得冠军,与北京舞蹈学院联手组成联合战队后,在单机舞蹈赛项中以0.1分的细微差距摘得银牌。轻巧仿生的紧凑型结构设计,使其仅通过18个高性能关节,就拥有灵活的运动性能,如膝关节的150N.m大扭矩,就赋予其良好的动力输出及运动控制高精度——机器人运动协调性上的出色表现,一直在持续破题中。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联合会的总体目标非常明确,不仅要打造顶尖赛事品牌,成为全球公认的最高水平人形机器人综合竞技体育赛事的主办者和标准制定者,更要引领技术发展前沿,实现人形机器人运动、协作、智能与场景化应用等关键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此基础上,制定推广相关标准,在人形机器人运动性能测试、安全规范、竞赛规则等方面推动形成广泛认可的标准;提升大众认知科普,通过精彩赛事、科普活动和教育项目,增强全球公众对人形机器人的兴趣、理解和接受度;构建全球产业生态,有效连接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整机企业、终端应用及投资机构,构建协作、共荣、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九游会J9官方网站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教授现场指导时装秀环节。(中央美术学院供图)

  九游会J9官方网站

咨询电话
13647210798